生:我發現這一段寫了三種怪石,而前面每一個自然段寫一種怪石。
生:我發現最后一段沒有寫這些怪石的樣子,只是提了一下它們的名字。
生:說得對,只是像老師點名一樣提了一下它們的名字,沒有寫它們的形狀。
師:你們說得很棒,一下子就發現了課文的秘密。
二、說樣子,遷移言語形式
師:你能想一想“天狗望月”“獅子搶球”“仙女彈琴”這幾塊奇石的樣子,再說一說嗎?
生:我覺得“天狗望月”是二郎神放出的哮天犬,站在山頂望著月亮。
生:幾頭大獅子在爭搶一個繡球,這就是“獅子搶球”。
生:我仿佛看到一個穿著長裙的仙女坐在山頂彈琴,周圍很靜,琴聲很美!
師:同學們說得很好,你們善于從奇石的名字中想象出它們的樣子。那么,你們能不能試著像課文的第2到第4自然段那樣,把它們的模樣說得更加詳細,更加有趣呢?
生:能!
師:不要急,我們先來挑一塊試試。說說“天狗望月“吧,模仿第3自然段說一說。
生: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,有一只“哮天犬”。它一動不動地站在巨石上,伸長了脖子,抬起頭,瞪大雙眼,望著天上的那輪明月。這就是有趣的“天狗望月”。
師:“站、伸、抬、瞪、望”這幾個動詞用得非常好,把天狗的姿態說得很逼真!
生:我想說“獅子搶球”,模仿第二自然段——就說“獅子搶球”吧,它好像幾頭威猛的大獅子,正圍在一起爭搶一個大繡球呢。
生:每當月亮升起,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,就變成了一位身著白色長裙的美麗仙女,端坐在一架古琴前,伸出纖細的玉手撫摸琴弦,彈奏起美妙的樂曲。不用說,這就是著名的“仙女彈琴”了。
師:你這是模仿第5自然段,說得可真美!
生:老師,我可以說別的奇石嗎?
師,可以呀,你想說……
生:我想說“老僧采藥”,我要模仿第4自然段來說——“老僧采藥”就更有意思了!遠遠望去,那巨石真像一位背著藥簍的老和尚,手拄拐杖,彎著腰在山林里采草藥。
師:謝謝你,為我們介紹了另一塊黃山奇石。你還知道哪些?
生:還有“松鼠跳天都”“龜兔賽跑”“豬八戒照鏡子”“天鵝孵蛋”……
師:你是個知識淵博的小伙子。是呀,黃山奇石還有很多很多,一篇文章是寫不完的,所以,在第6自然段里用一個標點符號來表示。它就是——
生:省略號。
三、改課文,新版創意寫作
師:同學們,如果把剛才我們說過的四塊奇石按照段落順序組合一下,該怎么排列?
生:“獅子搶球”、“天狗望月”、“老僧采藥”、“仙女彈琴”。
(師依次板書,列出提綱)
師:大家看,這四個自然段分別對應著課文的2到5自然段,如果我們把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搬到前面來,把第6自然段放到后面……你們看,奇跡發生了。
生:就變成了新版的《黃山奇石》了!
師:對呀,我們就寫成了一篇新的課文了。
生:老師,我可以寫其它的怪石嗎?
師:當然可以,你想寫哪塊?
生:不知道。
師:老師建議你回去搜一搜,看看圖片,你一定會寫得精彩!
生:老師,我覺得第6自然段不能照搬,要改一下。
師:哦,改哪里?
生:要把作者說的那三塊奇石的名字換掉。
師:謝謝你的提醒。如果你前面詳細寫了幾塊奇石,最后一個自然段“點名”就要換成其它沒有寫到的奇石了。
生:我來改改……
師:改得很好。以課文為師,習作就這么簡單,二年級學生也可以和大作家進行PK。請大家課后提筆寫一篇屬于你自己的《黃山奇石》。